联创世华统一客服热线:4001105311
教师资格备考:高中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
(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 军功爵 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 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
(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 新兴地主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 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
启示: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
(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内容:
(1)前期:创立新制。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2)后期:实行汉化:①迁都 洛阳 ;②移风易俗。
3、作用:
(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 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封建化 ,缓和了民族矛盾。
(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4、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条件。
(1)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些荒地都属于封建政府所有。
(2)社会上大量流民的存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三冗与积贫积弱)
(1) 土地兼并严重: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2) 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冗官、冗兵、冗费)。
(3) 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
(4) 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的威胁)。
2、目的:
直接目的: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即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3、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4、核心内容:富国强兵
5、具体措施:
措施 | 内容 | 作用 | |
(富国) 理财措施 | 青苗法 |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
募役法 |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钱。 |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 |
农田水利法 |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 |
方田均税法 |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 |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 |
市易法 | 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 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也有所增加 | |
(强兵) 军事措施 | 保甲法 | 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 | 既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军费开支。 |
将兵法 | 禁军固定辖区,有固定将领训练。 | 加强了军事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 |
(取士)教育措施 | 改革科举制 | 废除明经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 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
整顿太学 |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受官。 | 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
6.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主要原因。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4)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
(5)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执拗的个性。)
四、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2)农奴制度使俄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3)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
(4)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和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促进了改革。
2、内容:
(1)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法令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农民受到村社制度的严格控制。
3、意义: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3)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特别提醒】俄国1861年改革为什么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
(1)从下层群众看:1859~1861年间俄国曾出现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同时沙皇政府还有足够的镇压力量,所以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企图归于失败。
(2)从统治阶级看:①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政府看到农奴制度必须废除;③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形成世界体系,某些地主已看到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剥削更为有利可图。
五、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
(3)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
(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藩置县,建立起统一的 中央集权 国家。
②废除封建 等级制度 ,宣布“四民平等”。
(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①币制改革,以 金本位 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
(3)文化上: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力西化,如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上:富国强兵,建立新军队。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②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④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3、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 资本主义 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
③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 浓厚封建性 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六、戊戌变法
1、历史根源:
(1)政治: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改革。
(3)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理论著作:
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
(2)基本主张:
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②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4)思想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学会、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而失败。
4、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